当前位置: 首页>起名词语>

包拯的意思

搜索 重置

包拯

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热度:5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删除!
拼音:bāo zhěng
结构:包(半包围结构) 拯(左右结构)
词性:暂无
近义词:暂无
反义词:暂无

词语解释

人名。(西元998~1061)​字希仁,宋合肥人。性刚直,历官天章阁待制、龙图阁直学士。知开封府,办案严正,不避权贵,时人比其为「黄河清」。当时京师流传「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」之语,为宋代有名的清官,卒谥孝肃。

引证解释

暂无

网络解释

  • 包拯(999年-1062年7月3日),字希仁。庐州合肥(今安徽合肥肥东)人。北宋名臣。
  • 天圣五年(1027年),包拯登进士第。累迁监察御史,曾建议练兵选将、充实边备。历任三司户部判官,京东、陕西、河北路转运使。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,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。改知谏院,多次论劾权贵。授龙图阁直学士、河北都转运使,移知瀛、扬诸州,再召入朝,历权知开封府、权御史中丞、三司使等职。嘉祐六年(1061年),任枢密副使。因曾任天章阁待制、龙图阁直学士,故世称“包待制”、“包龙图”。
  • 嘉祐七年(1062年),包拯逝世,年六十四。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“孝肃”,后世称其为“包孝肃”。有《包孝肃公奏议》传世。
  • 包拯廉洁公正、立朝刚毅,不附权贵,铁面无私,且英明决断,敢于替百姓申不平,故有“包青天”及“包公”之名,京师有“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”之语。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,认为他是奎星转世,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,亦被称为“包青天”。
  • 概述内图片来源:《历代圣贤名人像册》
  • 包拯造句

  • 包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。
  • 包拯铁面无私,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。
  • 难道我不包拯为秦香莲撑腰,怒斩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。
  • 包拯在官场上叱咤风云,惩恶扬善,清正廉明,被百姓们誉为“包青天”。
  • 包拯一生清正廉明,人们送给他“包青天”的美名。
  • 历史上,有许多为民请命的清官,如海瑞、包拯等。
  • 这虽是戏言,但包拯影响之广,辐射力之强,可见一斑。
  • 包拯是一个清正廉明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人。
  • 包拯的"以法律提衡天下"的法治主张以及执法如山的实践,特别是他身上体现出的清官的特质,都说明他是中国清官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。
  • 宋仁宗康定元年,清官包拯被调来端州做地方官。
  • 小宝起名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   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小宝起名的立场
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aobaoqiming.com/cy/baozheng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