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起名词语>

北曲的意思

搜索 重置

北曲

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热度:0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删除!
拼音:běi qǔ
结构:北(左右结构) 曲(独体结构)
词性:暂无
近义词:暂无
反义词:暂无

词语解释

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。盛行于元代,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类。曲调来源有从唐宋歌舞大曲,宋、金以来说唱诸宫调演变而来,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乐而成。采七声音阶,音乐风格高亢激越,刚劲豪放,不同于委婉柔和的南曲。用韵以中原音韵为主,无入声,平声分阴阳,不同于南曲有入声。现存元杂剧多用北曲组成。

引证解释

⒈ 宋元以来北方戏曲、散曲所用的各种曲调的统称。与“南曲”相对。音乐上用七声音阶,调子豪壮朴实,以弦乐器伴奏。

明胡侍《真珠船·北曲》:“北曲音调,大都舒雅宏壮,真能令人手舞足蹈,一唱三叹。若南曲则悽婉嫵媚,令人不欢,直顾长康所谓老婢声耳。故今奏之朝廷郊庙者,纯用北曲,不用南曲。”
清沉起凤《谐铎·垂帘论曲》:“南曲有四声,北曲止有三声,以入声派入平、上、去三声之内。”

⒉ 金元时代流行于北方的戏曲,如杂剧、院本等。与“南戏”相对。

清阮葵生《茶馀客话》卷十八:“词曲著名者,北曲则关、郑、马、白,南曲则施、高、汤、沉,皆巨子矣。”
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宾白》:“北曲之介白者,每折不过数言,即抹去宾白而止閲填词,亦皆一气呵成。”

网络解释

  • 北曲是最早的中国戏曲声腔之一。为金、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杂剧与散曲所用的音乐。源于唐宋大曲、诸宫调、宋词、鼓子词、唱赚、转踏以及北方各民族音乐,而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的首推诸宫调,因之形成了戏曲音乐中曲牌联套体的结构体制。这种音乐之所以称为曲,是与宋词相区别。词与曲都是利用词牌与曲牌填词歌唱,但在形式上曲突破了词的定格,不分上、下阕;在句数、字数上也打破了词的限制,可以大量使用衬字,显得生动活泼,故谓“曲者,词之变” 。称为北曲,又是为了与南宋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 。
  • 北曲造句

  • 草岚子胡同南北曲折走向,南端西折接刘兰槊胡同。
  • 曲韵是曲体文学格律的一个重要内容,曲韵有南北之分,南北曲韵皆是随着曲体文学的产生与发展逐步规范统一的。
  • 明中叶以后北曲衰微,南曲诸声腔兴起,舞台时尚与审美风尚遂随之大变。
  • 通过周边历史材料可以看出,该谱是元明以来北曲音乐的遗存是不争事实。
  • 以河北曲周县北部盐渍土区为基地,重点研究了土壤和地下水以阴离子组分为基础的化学类型的动态,以及主要化学组分的垂向变化和动态。
  • 他是文学博士,专门研究金元北曲
  •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,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,为宋代北方著名的瓷窑。
  • 定窑是宋时五大名窑之一,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。
  • 为了适应新的音乐,北曲在旧有词的基础上加以翻造而成。
  • 载了当时北曲演员的艺术活动。
  • 小宝起名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   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小宝起名的立场
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aobaoqiming.com/cy/beiq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