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起名词语>

诽谤之木的意思

搜索 重置

诽谤之木

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热度:1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删除!
拼音:fěi bàng zhī mù
结构:暂无
词性:成语
近义词:暂无
反义词:暂无

词语解释

相传尧时立木牌于桥边,供人书写谏言。后世因于宫外立木,任人书写政治得失,称为「诽谤之木」。

引证解释

⒈ 供百姓书写政治缺失的表木。
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尧有欲諫之鼓, 舜有诽谤之木, 汤有司过之士, 武王有戒慎之鞀,犹恐不能自知。”
高诱注:“欲諫者击其鼓也。书其过失以表木也。”
晋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诽谤之木设,则有过必知;敢諫之鼓悬,则直言必献。”
清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十二》:“至于彻膳之宰,进善之旌,诽谤之木,敢諫之鼓……于以明目达聪,而元首良焉,股肱康焉。”

网络解释

  • 诽谤之木是一个成语,读音是fěi bàng zhī mù,意思是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,让人写谏言。
  • 诽谤之木造句

  • 尧设置谏言之鼓,让天下百姓尽其言;立诽谤之木,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。
  • 设置谏言之鼓,让天下百姓尽其言;立诽谤之木,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。
  • 按有关典籍的描述,远古时代是“众人不与政,闻君过则诽谤”,“尧有欲谏之鼓,舜有诽谤之木”。
  • “立诽谤之木,申命九官,黜陟幽明。
  • 早在远古时代,舜就设立了“敢谏之鼓”和“诽谤之木”,通过这两种方式,来了解自己的缺点和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,终于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部落首领。
  • “古之治天下,朝有进善之旌,诽谤之木,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。
  • 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,置敢谏之鼓,犹惧不闻过。
  • 为此,他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设了“敢谏之鼓”和“诽谤之木”。
  • “舜有诽谤之木”,这是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明文记载的。
  • 正所谓的人生意义,也是人世间的流传了几千年的诽谤之木
  • 小宝起名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   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小宝起名的立场
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aobaoqiming.com/cy/feibangzhimul0v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