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起名词语>

海蜇的意思

搜索 重置

海蜇

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热度:3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删除!
拼音:hǎi zhé
结构:海(左右结构) 蜇(上下结构)
词性:名词
近义词:暂无
反义词:暂无

词语解释

动物名。腔肠动物水母类。形如伞盖,平滑黏软,有腕八枚下垂。其薄皮经人工脱水处理后可食用。

引证解释

⒈ 腔肠动物。伞部隆起呈馒头状,直径达五十厘米,最大可达一米,胶质较坚硬,通常青蓝色。触手乳白色。口腕八枚,缺裂成许多瓣片。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。可供食用,并可入药。

网络解释

  • 海蜇(seajelly,or jellyfish, nettlefish)hǎi zhé ㄏㄞˇ ㄓㄜˊ(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) 。伞部隆起呈馒头状,直径达五十厘米,最大可达约一米五,胶质较坚硬,通常青蓝色。触手乳白色。口腕八枚,缺裂成许多瓣片。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。可供食用,并可入药。
  • 海蜇,俗称为水母、石镜、蜡、樗、蒲鱼、水母鲜和海(虫宅zha)等。海蜇属钵水母纲,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,体形程半球状,可食用,上面呈伞状,白色,借以伸缩运动,称为海蜇皮,下有八条口腕,其下有丝状物,呈灰红色,叫海蜇头。
  • 腔肠动物。伞部隆起呈馒头状,直径达五十厘米,最大可达一米,胶质较坚硬,通常青蓝色,触手乳白色。口腕八枚,缺裂成许多瓣片。广布于中国南北各海中。尤其是浙江沿海最多。可供食用,并可入药。
  • 海蜇(Rhopilema)钵水母纲,根口水母科,海蜇属的统称。营海洋漂浮生活。成体伞部隆起呈半球状,体伞表面光滑、中胶层厚。伞径300~600毫米,最长可达1米。伞缘有八个缺刻,各有14~22个舌状缘瓣。无伞缘触手。口腕八条,三翼型。每条口腕约有150~180条丝状物和30~40条棒状物。大型的口消失,依靠缘瓣上的小型吸口吸食小型动植物。内伞有发达的环肌。中国沿海广泛分布,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最多。每年8~9月成群出没海面。可人工培育,并已人工放流以增加其资源量。可供食用,并可入药。伞部俗称“蜇皮”,口腕部俗称“蜇头”。
  • 海蜇造句

  • 中空内荡,含未凝固胶质的,均属二矾海蜇皮。
  • 研究海蜇皮经酶法水解、乙醇沉淀得到糖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。
  •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了,买回家的蛤需要放在盐水里养一会,因为蛤蜊是海生的,没有海水环境反而容易死哦!六、海蜇皮。
  • 食物中的铝主要来源于含铝食品添加剂,包括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;作为固化剂用于海蜇加工;作为抗结剂用于食物配料粉中;作为铝色淀用于糖衣、糖果染色。
  • 最适宜夏天的饭前开胃小菜,海蜇头爽脆,芒果采用台农芒,软熟鲜甜,切粒芒果无需任何调料搭配,就这么一身轻松地加入,已是一种美味。
  • 天边像遭了回禄之灾,火光向我漫过来,我稍作闭目养神,再开眼就见一匹被火团团包住的麒麟正在吃那只海蜇
  • 动物肝脏、肾、舌,鸭肫、乌贼、海蜇、虾米、蛋黄等动物性食品,都是含铁量丰富的食物。
  • 一些新品,如南美、也门的白对虾,东海的鲳鱼、目鱼、野生的大黄鱼,山东的海蜒,还有印尼和缅甸的海蜇头等,都是快运过来的。
  • 云雾蒸腾中,不时有鱼儿跃起,锅盖大的海蜇也来逗趣儿,引得我们惊喜尖叫。
  • 海蜇的蛰刺实际上来自海蜇体上微小的刺丝囊刺细胞。
  • 小宝起名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   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小宝起名的立场
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aobaoqiming.com/cy/haizhe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