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热度:0
词语解释
引证解释
⒈ 后用以喻气味相投的人联结在一起。多用于贬义。
引宋钱易《南部新书》戊集载, 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,被考官崔沆录取。当时有人嘲笑说:“座主门生, 沆瀣一气。”
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某太医》:“天之报施老奴者,如此不爽,纵有百子,亦必沆瀣一气,岂復有以德报怨者?”
孙中山《伦敦被难记》三:“舟中员司未必与使馆沆瀣一气,其中安知无矜悯予而为予援应者?”
祖慰《被礁石划破的水流》:“呸!还让我当你的助手,沆瀣一气,为虎作伥!”
网络解释
沆瀣一气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