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起名词语>

河西走廊的意思

搜索 重置

河西走廊

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热度:1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删除!
拼音:hé xī zǒu láng
结构:暂无
词性:名词
近义词:暂无
反义词:暂无

词语解释

地名。为一东南斜向西北的天然走廊,即古时的丝道。位在甘肃省西北,祁连山的北边,合黎山与龙首山的南方。因位于黄河西边,故称为「河西走廊」。区内靠河水、雪水灌溉的绿州是人口集中地。也是现今通往新疆、中亚、欧洲的要道。

引证解释

⒈ 在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以北、 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、 乌鞘岭以西。因在黄河之西,故名。东西长约一千公里,南北宽约一百至二百公里。自古是通往新疆及中亚、西亚的要道。

闻捷《小香》诗:“从三门峡迁移来的小香,如今是这样的深爱河西走廊。”
华山《大戈壁之夜》:“刚进河西走廊的时候,绿洲这样丰润,青葱,映着祁连山的连峰积雪。”

网络解释

  • 河西走廊(Hexi Corridor),古称雍州、凉州,简称“河西”,晋朝的前凉、后凉、南凉、北凉、西凉、大凉在此建都。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,又称雍凉之地,是古凉州、雍州的属地,治所所在地。
  • 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、丝路西去的咽喉;这里汉时即设四郡,戍兵屯田,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,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,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。
  • 东周春秋时为被西戎占领,战国先秦时被月氏人占,后被匈奴攻破,占领建城池。在公元前1年已经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,后汉武帝刘彻初设二郡武威郡、酒泉郡,而后武威郡分张掖郡、酒泉郡分敦煌郡,其并入华夏版图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  • 河西是甘肃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,位于祁连山以东,合黎山以西,乌鞘岭以北,甘肃新疆边界以南,长约1000公里,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,为南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,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,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,因位于黄河以西,为两山夹峙,故名。
  • 河西历史悠久,文化厚重,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。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,齐家文化,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,民族融合,尤其是佛教,西域高僧、大师云集,大小乘佛教通过河西传入长安,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有着深厚渊源,足见河西在中国佛教的地位。
  • 如今多指甘肃14个市州中的河西五市。
  • 河西走廊造句

  • 同时利用宋廷之姑息厌兵,专力西向,谋取河西走廊
  • 依达也提拉千思万谢,带上达赖五世的亲笔信,取道置海,会过河西走廊,定沙漠越天山,终于来到了准噶尔合府伊犁,由见噶尔丹汗。
  •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,是典型的干旱地区,荒漠绿洲景观明显,且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问题。
  •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,因“张国臂掖、以通西域”而得名,自古就有“塞上江南”和“金张掖”之美称。
  • 民勤的兴废存亡,事关整个河西走廊的安危。
  •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总寨镇的规划实践,结合河西走廊的社会、经济、文化条件提出了新的规划设计理论和规划方案。
  • 古丝绸之路是以古代中国长安为起点,经过陇西高原、河西走廊和现新疆地区,进而联结中亚、南亚、西亚和欧洲、非洲的一条陆路通道。
  • 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穿越河西走廊,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。
  • 据了解,甘肃省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
  • 对于深入河西走廊的红军西路军,蒋介石指使马步芳、马步青等部进行围追“兜剿”。
  • 小宝起名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   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小宝起名的立场
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aobaoqiming.com/cy/hexizoulang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