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旧社会,一遇到荒年,穷苦人便背井离乡,到各处去讨饭。非洲的灾民嗷嗷待哺,急需粮食渡过荒年。解放前,每逢荒年,农民饥寒交迫,农村里一片惨不忍睹的凄凉景象。天冷不冻织女手,荒年不饿勤耕人。这年又是荒年,每日又要走路,一路上人烟零落,无处买东西吃……这些兵倒弄成了个枵腹从公了。可以养妻子儿女,好年成能丰衣足食,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。长者翁妪怜瘦影,纷纷粮赠解吾愁,荒年久旱逢甘雨,挚友他乡遇泪流。年年有储存,荒年不荒人。怨不得姑娘不认得,你们朱门绣户的,怎么认识木头?我们整天和树林子做街坊,累了坐上面歇,冷了拿它烤火,荒年要靠吃树叶活命,什么树都见过。那一刻懵了,只有经历过书荒年代的人,才能了然我当时的大惊失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