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起名词语>

假道的意思

搜索 重置

假道

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热度:0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删除!
拼音:jiǎ dào
结构:假(左右结构) 道(半包围结构)
词性:暂无
近义词:暂无
反义词:暂无

词语解释

借路经过。《左传.僖公五年》:「晋侯复假道于虞,以攻虢。」《新五代史.卷四一.杂传.赵匡凝传》:「晋王李克用遣人以书币假道于匡凝,以聘于杨行密,求归俨等。」也作「假道」。

引证解释

⒈ 借路。

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:“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,与垂棘之璧,假道于虞以伐虢。”
杜预注:“自晋适虢,途出於虞,故借道。”
《南齐书·张欣泰传》:“及虏引退,而洲上餘兵万人,求输五百匹马假道, 慧景欲断路攻之。”
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赵匡凝》:“李克用遣人以书币假道于匡凝,以聘于杨行密。”
郭沫若《棠棣之花》第二幕:“秦国这次派遣使臣到韩国来的意思,一面是来报聘,一面是想假道。”

⒉ 犹言借助。

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古之至人,假道於仁,託宿於义,以游逍遥之虚,食於苟简之田,立於不贷之圃。”
朱光潜《诗论》第六章:“诗是直接打动情感的,不应假道于理智。”

⒊ 宽容诱导。
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凡听,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,则下畏恐而不亲,周闭而不竭。”

网络解释

  • 假地用兵之举,非巧言可诳,必其势不受—方之胁从,则将受双方之夹击。如此境况之际,敌必迫之以威,我则诳之以不害,利其幸存之心,速得全势,彼将不能自阵,故不战而灭之矣。如: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,晋灭虢,虢公丑奔京师,师还,袭虞灭之。
  • 假道造句

  • 徐荣一眼看穿此计乃假道灭虢之计,就跟周瑜向刘备借道讨伐西川一样,玩的都是一个调调。
  • 于是少女樱唇倏忽翘起,心口不一地哼了一声,道“吕波光,你这个挨千刀的臭牛鼻子假道士……若再胡言乱语,小心,小心姑奶奶我……我打得你满地找牙。
  • 今我家君上跋山涉水,奔赴绛都,吊丧晋公,假道西河,方得有机缘拜访汝墨家学馆,躬身晋谒圣师,诚望圣师綦切体察我家君上之心迹曲衷也。
  • 避实击虚、以逸待劳、联宋灭金,且隐含的策略为假道灭虢,南宋亡也。
  • 晋国的国君想要攻打虢国,可是晋、虢之间还隔着一个虞国,要灭虢国必须假道虞国。
  • 田畴,他是不会借道给我们用的,难道他不害怕你给他来个‘假道灭虢’。
  • 从这些字句看出,作者仍是推崇《四书》的,他鄙视的是那种“国贼禄鬼”的假道学,认为他们篡改了圣贤之言,把圣贤思想当作了名利的敲门砖。
  • 那位嘴上无须,脖儿长长,脸儿黑黑,行动迂缓倒象一个假道学,仔细看去,宛似龟形,莫非乌龟大仙么?
  • 目的探讨损伤性后尿道闭锁、尿道膀胱假道的诊治方法。
  • 平时看他一本正经的,其实是个假道学。
  • 小宝起名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   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小宝起名的立场
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aobaoqiming.com/cy/jiadao7ua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