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明代>西行
搜索 重置

西行

年代:明代   作者:陈恭尹   音频播放:西行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3


挂席春风缓,融融对物华。远天排雁字,新水育鱼花。

岸曲盘千树,山寒闭数家。依然西去路,今昔不同嗟。


译文

黄头郎,摇船外出,久久未归还。

一个荷花般的身影在南面的水边,独自伫立,愁容满面。

流水潺潺,像拨弄着湘娥的佩环,竹啼生露,月光布满山涧。

轻拂玉瑟,弹起《青门》曲,山间的云露把黄色的葛花湿染。

白色的蘼芜花开满了沙滩,早来的秋风预告着丈夫即将回返。

为迎接亲人,铺扫罗锦褥垫,还急急忙忙把鸳鸯炉里的熏香点燃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冯浩非徐传武.李贺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68-70

注释

捞拢:摇船荡桨。

南浦:南面的水边。古人送别之地的习称。芙蓉影:明言荷花,暗喻临浦送别的少妇的艳美姿容。愁红:被风雨摧残的花。亦以喻女子的愁容。

湘娥:指湘妃。即帝舜二妃娥皇与女英。佩:系在腰间的玉饰。

青门:曲调名。一说是长安城东南的城门。石云:山石间通起的云气。古人认为云气萌生于山石中,所以称石为“云根”,云为“石云”。黄葛:开黄花的葛草。葛之一种。茎皮纤维可织葛布或作造纸原料者。

蘼芜:草名,其叶有香气,七、八月间开白花。

罗荐:用丝罗做的垫褥。鸳鸯:指鸳鸯形的熏香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