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明代>谒凤山公生祠二首 其一
搜索 重置

谒凤山公生祠二首 其一

年代:明代   作者:王瑛   音频播放:谒凤山公生祠二首 其一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4


沙雾当年收乱略,乾坤此地著公祠。寒城诵德流风近,秋路驱尘驻马迟。

草际砰含河洛润,天中目送凤凰仪。崇楣未展遗思剧,揽辔高云愧独知。


译文

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,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。

桑树柘树全废毁还要交纳蚕丝税,田园耕地已荒芜仍然征税叫青苗。

时常外出挖野菜连着根须一起煮,随即四处砍生柴带着叶子一起烧。

任凭你住在比深山更深的偏僻处,也没办法逃脱官府的赋税和兵徭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等.全唐诗(下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1745

2、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853-854

注释

蓬茅:茅草盖的房子。麻苎:即苎麻。鬓发焦:因吃不饱,身体缺乏营养而头发变成枯黄色。

柘:树木名,叶子可以喂蚕。征苗:征收农业税。后:一作“尽”。

和:带着,连。旋:同“现”。斫:砍。生柴:刚从树上砍下来的湿柴。

征徭:赋税和徭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