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南北朝>还草堂寻处士弟诗
搜索 重置

还草堂寻处士弟诗

年代:南北朝   作者:周弘正   音频播放:还草堂寻处士弟诗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3


四时易荏苒,百龄倏将半。故老多零落,山僧尽凋散。

宿树倒为查,旧水侵成岸。幽寻属令弟,依然归旧馆。

感物自多伤,况乃春莺乱。


译文

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回荡山谷,渔梁渡口处一片喧闹的声音。

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,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。

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,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。

清冷的山岩路寂静的林间道,唯有隐居的人在此飘逸来去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余恕诚.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6:28-29

2、江龙.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:江西教育出版社,2012:130-131

3、杨永胜.唐诗宋词元曲大鉴赏:外文出版社,2012:26

4、吴兆基.唐诗三百首:三秦出版社,2007:53

5、聂巧平.崇文国学经典文库·唐诗三百首:崇文书局,2012:42-43

注释

昼已昏:天色已黄昏。渔梁:洲名,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。喧:吵闹。

余:我。

开烟树:指月光下,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。庞公:庞德公,东汉襄阳人,隐居鹿门山。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,不久后,携妻登鹿门山采药,一去不回。

岩扉:指山岩相对如门。幽人:隐居者,诗人自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