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宋词>道中遇雨
搜索 重置

道中遇雨

年代:宋代   作者:高斯得   音频播放:道中遇雨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3


车中览书罢,举头失青山。五日无纤云,春晴固应悭。

须臾骤雨过,忽已罗青鬟。天公自知我,所遇无不安。

奈何苦相戏,晦明翻覆间。浮云虽暂收,未肯故山还。

终当买不借,践此泥涂艰。


译文

阆州城东的灵山呈现一片白色,而阆州城北的玉台山则一片碧绿。

松树上浮着欲尽不尽的云彩,江浪摇动着将崩未崩的石头。

虽然这里人也祭拜祖先,可当地的子孙后代却从来没有与祖先灵魂或相会。虽然世界上没有鬼神与人能真正相会,但这里的祭拜盛况可与嵩山、华山的清明活动相匹敌。

中原地区的战争尚未结束,应建个茅屋来把青纱幔挂于屋址的墙壁上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200-201

注释

灵山:一作“雪山”。玉台:一作“玉壶”。

松浮:指松枝在摇动。江动,指江水在涌动。未:一作“已”。

根:石根,亦即山根。气,气象。嵩华,中岳嵩山与西岳华山。敌,匹敌,即“草敌虚岚翠”之“敌”。

中原:地区名。此指整个黄河流域。格斗:指安史之乱。茅斋:即曾由阆中后人建存于古城内的“杜甫草堂”。著:一作“看”。青壁:即石崖。青表其色,壁状其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