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宋词>故襄师陈端明挽诗
搜索 重置

故襄师陈端明挽诗

年代:宋代   作者:刘克庄   音频播放:故襄师陈端明挽诗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3


公昔加黄钺,堂堂国势尊。

边人开此户,索虏祭南门。

军册甲寅报,炊烟戊己屯。

吴儿勿轻议,公论在襄樊。

部曲吞声惜,朝廷拊髀思。

谁知钓璜叟,堪将渡辽师。

无复湟中谷,空馀岘首碑。

韩门翱湜在,行状与铭诗。


译文

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,如今在七盘山的西面高枕而卧。

拂晓的残月很近地挨着窗子,天上的银河向西低垂,仿佛要从门户中流入。

在这芬芳艳美的春天,银杏树一片翠绿,凄清的夜里,传来了子规的哀啼。

我孤身在外,无依无靠,空自留在这里听那子规的凄鸣,褒城里传来公鸡报晓之声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243.

2、于海娣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36.

注释

游:诗人对流放的婉转说法。高卧:此处用以形容旅途的寂寞无聊。

晓月临窗近:晓,一作“山”;窗,一作“床”。天河:银河。

平仲:银杏的别称,俗称白果。子规:杜鹃鸟。相传是古蜀王望帝杜宇之魂化成,暮春鸣声悲哀如唤“不如归去”,古以为蜀鸟的代表,多用作离愁的寄托。

浮客:无所归宿的远行之游子。褒城:地名,在今陕西汉中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