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宋词>桃源行
搜索 重置

桃源行

年代:宋代   作者:王安石   音频播放:桃源行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4



译文

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,秦人多半死在长城脚下。

逃避乱世的不仅是商山四皓,也有桃花源里的种桃人家。

到此地种桃度过了多少冬春,采桃花吃桃实桃枝可作柴薪。

子孙在这里生活与世隔绝,虽有父子却不分君臣。

渔郎荡着船不知远近,在桃花深处相见吃惊地彼此相问。

世上人怎记起古代有秦,山中人怎料到如今是晋。

听说长安又吹起战尘,春风中回首往事泪下沾巾。

虞舜一去怎能再得,天下纷纷又历遭多次似秦末之战祸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高克勤选注.王安石诗词文选注:上海远东出版社,2013.08:第23页

2、高克勤等.王安石及其作品选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8:第22页-第23页

3、马秀娟译注.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王安石诗文选译:凤凰出版社,2011.05:第18页

注释

望夷宫:秦国宫名,秦相赵高在此杀秦二世胡亥。鹿为马:比喻有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这里用来概指秦国政治的黑暗。长城:这里用来指代秦国繁重的劳役。

避时:逃避乱世。商山翁:指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东园公、用里先生、绮里季、夏黄公四老人.史称“商山四皓”。桃源:代指桃花源。

经几春:度过了多少冬春。薪:柴火。

漾舟:泛舟。

世上:指渔人。山中:指桃源中人。

长安:西汉的首都,这里泛指中原故国。吹战尘:指发生战乱。西晋先是有“八王之乱”。随后是外族人侵,终至灭亡。

重华:即舜,名重华,为传说中上古时代的贤君。宁:岂。

赏析

  王安石此作是在陶潜所作基础上又有所发挥,他作为一个政治家。不再把目光主要集中在那理想的境界,而更着眼于现实的残酷,久乱难治。王安石的《桃源行》就是利用这个传统题材加以发挥,凭着自己的想象,作了一番再创造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高克勤选注.王安石诗词文选注:上海远东出版社,2013.08:第2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