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魏晋>酬丁柴桑
搜索 重置

酬丁柴桑

年代:魏晋   作者:陶渊明   音频播放:酬丁柴桑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4



译文

有一位来客,有一位来客,来到此地做官。

公正办事,体察民情,恩惠覆盖了百里山川。

接受至理如同回家一样欣喜,听到善言总像第一次听到那样新鲜。

我们不只是思想和谐一致,还多次愉快地共同游览。

一边谈笑,一边眺望,我心中的忧愁已经烟消云散。

遇到如此开怀的欢乐,不喝个痛快且不回返。

真高兴有位知心好友,能同我一起游玩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陈庆元等编选.陶渊明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13-15

2、郭维森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17-19

注释

酬:本义为客人给主人祝酒后,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。丁柴桑:姓丁的柴桑县令,名字不详。“有客”二句:意谓作者所敬重的柴桑丁县令,自外地来,居于此。止,语助词。

秉直:即持守正义。秉,持。直,正直。司,掌管。聪,听闻。惠:仁爱,恩惠。于:百里:百里之地,代指一县所管辖的区域。

飱:服食,此指吸取,听从。一作“餐”,胜:胜理,至言,指正确的道理、中肯的言论。如归:喻欣然纳之,谓汲取胜理如同归家般和乐容易。聆善:一作“矜善”。若始:喻善言闻数次亦如初闻者虚心接纳。

匪惟:不只是,不仅仅。匪:同“非”。谐:和谐,融洽。良游:指愉快的游赏。

载:且,又。写:同“泻”,卸置,去除,宣泄,倾吐。

“放欢”二句:一见就尽情欢畅痛饮,一醉方休。放欢,放开胸怀,尽情欢畅。既醉,尽醉。

实欣:实为欢欣之事。心期:以心相许,两心契合。

赏析

  柴桑县是陶渊明的家乡,柴桑县令刘程之于元兴二年(403年)弃官归隐,接替他的县令姓丁,即丁柴桑。由刘程之的介绍,陶渊明逐渐与他成了莫逆之交。此诗约作于义熙二年(406年)作者隐耕园田居之后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陈庆元等编选.陶渊明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13-15

2、郭维森 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17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