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元代>青青河畔草
搜索 重置

青青河畔草

年代:元代   作者:汪珍   音频播放:青青河畔草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3


青青河畔草,矫矫园中李。娟娟楼上妇,微微启玉齿。

仰叹浮云驰,俯首理绿绮。自惜韶华姿,误身游侠子。


译文

河边的草地草儿青绿一片,园中茂盛的柳树郁郁葱葱。

站在绣楼上的那位女子体态盈盈,她靠着窗户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。

她打扮得红装艳丽,伸出纤细白嫩的手指扶着窗儿向远方盼望她的亲人。

从前她曾经是个青楼女子,她希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才成了游子的妻子。

不想游子远行在外总是不回来,丢下她一个独守空房实在难以忍受寂寞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郭茂倩编崇贤书院释译.乐府诗集.北京:新世界出版社,2014:287-289

注释

河畔:河边,岸边。郁郁:茂盛的样子。

盈盈:形容举止、仪态美好。皎皎:皎洁,洁白。牖: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。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、庭、堂、室。进了门是庭,庭后是堂,堂后是室。室门叫“户”,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“牖”,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“向”。上古的“窗”专指在屋顶上的天窗,开在墙壁上的窗叫“牖”,后泛指窗。

娥娥:形容女子姿容美好。《方言》:“秦晋之间,美貌谓之娥。”

倡家:古代指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。《说文》:“倡,乐也,就是指歌舞妓。”

荡子:即“游子”,辞家远出、羁旅忘返的男子。《列子》里说“有人去乡土游于四方而不归者,世谓之为狂荡之人也”可以为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