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11-20 热度:1
幹字基本字义解释
幹
⒈ 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。同“榦”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榦,築牆耑木也。”段玉裁•注:“榦,俗作幹。”漢•揚雄《法言•五百》:“經營,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。”
⒉ 事物的主體部分。如:“軀幹”、“樹幹”、“骨幹”。
⒊ 事情。如:“有何貴幹?”《水滸傳•第十四回》:“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?”
⒋ 才能。《三國志•卷六十二•吳書•胡綜傳》:“沖平和有文幹,天紀中為中書令。”
⒌ 姓。如宋代有幹沖。
⒍ 主要的。如:“幹道”、“幹線”、“幹部”。
⒎ 從事、營求。如:“他是幹哪一行的?”《三國演義•第九十二回》:“他兩個是吾子姪輩,尚且爭先幹功。”
幹字含义详细介绍
幹的意思康熙字典解释
幹【寅集下】【干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10画
《唐韻》古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案切《正韻》古汗切,干去聲。《類篇》幹,能事也。《易·蠱卦》幹父之蠱。《註》幹父之事,能承先軌,堪其任者也。
又《玉篇》幹,體也。《易·乾卦》貞者,事之幹也。
又草木莖曰幹。《詩詁》木旁生者爲枝,正出者爲幹。
又凡器之本曰幹。《禮·月令》羽箭幹。《註》幹者,器之本也。《疏》器之材樸,總謂之幹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荆之幹。《註》柘也,可以爲弓弩之幹。
又
宝宝名字分享
大家都在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