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11-20 热度:1
橈字基本字义解释
橈
⒈ 船槳。五代十國後蜀•歐陽炯《南鄉子•畫舸停橈詞》:“畫舸停橈,槿花林外竹橫橋。”
⒉ 彎曲。《列子•湯問》:“汨流之中,綸不絕,鉤不伸,竿不橈。”《新唐書•卷一三二•吳兢傳》:“橈直就曲,斲方為刓。”
⒊ 曲解﹑歪曲。《漢書•卷九十•酷吏傳•周陽由傳》:“所愛者,橈法活之,所憎者,曲法滅之。”
⒋ 冤屈。《禮記•月令》:“斬殺必當,毋或枉橈。”《史記•卷五十三•蕭相國世家》:“上已橈功臣。”
⒌ 擾亂。《易經•說卦》:“動萬物者莫疾乎雷,橈萬物者莫疾乎風。”
⒍ 削弱。《漢書•卷一•高帝紀》:“項羽數侵奪漢甬道,漢軍乏食,與酈食其謀橈楚權。”
橈字含义详细介绍
橈的意思康熙字典解释
橈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2画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女敎切,音閙。《說文》曲木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輈人惟轅,直且無橈也。
又枉也。《禮·月令》命有司申嚴百,毋或枉橈。
又弱也。《易·大過》棟橈,凶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與酈食其謀橈楚權。
又散也。《易·說卦傳》橈萬物者莫疾乎風。
又摧折也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畏君之震,師徒橈敗。
又層橈,屋飾也。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夭矯曾橈。
又柔橈,骨
宝宝名字分享
大家都在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