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起名词语>

草寇的意思

搜索 重置

草寇

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热度:0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删除!
拼音:cǎo kòu
结构:草(上下结构) 寇(上下结构)
词性:名词
近义词:暂无
反义词:暂无

词语解释

草野中的盗贼。

引证解释

⒈ 出没于山林草莽的盗匪。旧时官府常蔑称聚众反抗朝廷的起义者。

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如乡村有干勇才略,而能率合义徒,驱除草寇者,本处以闻,亦与重赏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一〇七回:“贼将滕戣看见是女子,拍马出阵,大笑道:‘ 宋江等真是草寇,怎么用那妇人上阵!’”
《英烈传》第三四回:“即今诸路年穀不登,人民饥饉。闻殿下招兵,俱来就食。羣雄、草寇来投伏者,计有六十餘万人。”

网络解释

  • 草寇,别名:海南山姜、小草蔻、土砂仁、假砂仁。拉丁文名:Alpinia hainanensis K. Schum. 姜科、山姜属植物,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。叶片带形,长22-50厘米,宽2-4厘米,顶端渐尖并有一旋卷的尾状尖头,基部渐狭,两面均无毛;无柄或因叶片基部渐狭而成一假柄;燥温祛寒,除痰截疟,健脾暖胃。用于心腹冷痛、胸腹胀满、痰间断积滞、消化不良、呕吐腹泻。有开胃等作用,也常用做调料。
  • 草寇 (汉语词汇)

  • 草寇,汉语词汇。
  • 拼音:cǎo kòu
  • 释义:指出没于山地的强盗。
  • 语出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如乡村有干勇才略,而能率合义徒,驱除草寇者,本处以闻,亦与重赏。”
  • 草寇造句

  • 改元泰定,修文法,改税负,安抚流民草寇等。
  • 本官乃是颖昌府巡境偏将,听到有人说前方出现了草寇,你们可曾见过?
  • 以戚少商这样一个不世之人杰,流放于野,沦为草寇,不为世所见用,郁勃难舒。
  • 庚子年剿灭拳匪,义和团遭到残酷镇压,许多人都被官府捉去砍了,宋锡朋逃亡在外,做起了土匪草寇,他又聚集了一伙水贼,到天津劫夺盐道船舱里装运的官银。
  • 当下站出一人,年过六旬,苍颜白发,精神矍着,朗声道水来土掩,兵来将当,这‘梁山’兵马想来是黄巾一般草寇,纵有十万,有何可怖。
  • 不善,就是恶,以前所行的种种恶,逼父,杀兄,害弟,荡平六十四处烟尘,剿灭七十二处草寇,南征北伐,杀人无数,以至无数枉死冤魂叫冤报怨,这些都是可以改的。
  • 白头翁,大戟,海马,木贼,草寇仁,百合,旋复花,大黄,甘草;红娘子,石斛,银花,牡丹皮,芍药,五倍子,肉苁蓉,云母石,天仙子。
  • 控鹤指挥使南苍穹站起来道张大人,说实在的,南某还是佩服梁山草寇的,大军压迫之下,明知危入覆卵,依然苦苦坚持。
  • 草寇兵更是慌张,爬三步却又退两步,过了大半晌才堪堪到了山腰,连一半都没到。
  • 倒不是因为宋江所虑的落得“草寇”之名,而是因为那不是一条社会出路。
  • 小宝起名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   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小宝起名的立场
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aobaoqiming.com/cy/caokou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