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起名词语>

发扬蹈厉的意思

搜索 重置

发扬蹈厉

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热度:0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删除!
拼音:fā yáng dǎo lì
结构:暂无
词性:成语
近义词:意气风发,发奋图强,发愤图强,发扬踔厉
反义词:无精打采 萎靡不振 委靡不振

词语解释

意气风发,精神奋勇的样子。《史记.卷二四.乐书》:「发扬蹈厉之已蚤,何也?」唐.张守节.正义:「发,初也。扬,举袂也。蹈,顿足蹋地。厉,颜色勃然如战色也。」唐.权德舆〈故上柱国咸宁郡王赠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.序〉:「凡王师之所以克获都邑,元老之所以发扬蹈厉,公必居其先偏,而当其勍剧。」也作「发扬踔厉」。

引证解释

⒈ 亦作“发扬蹈励”。亦作“发扬踔厉”。本指舞蹈时动作的威武。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 大(太)公之志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言武乐之舞,发扬蹈厉象大公威武鹰扬之志也。”
《史记·乐书》:“发扬蹈厉之已蚤,何也?”
张守节正义:“发,初也。扬,举袂也。蹈,顿足蹋地。厉,颜色勃然如战色也。”
《隋书·音乐志下》:“发扬蹈厉,威而不残也。”
后用以形容精神奋发,意气昂扬。 明唐顺之《寄赵浚谷》:“伊尹将则将,相则相,浑然无跡可言;至若老吕,以鹰扬称,以发扬蹈励称,未免露出将才气象,此老吕不及老伊处也。”
清黄遵宪《西乡星歌》:“人不能容此嶔崎磊落之身,天尚与之发扬蹈厉之精神。”
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人既发扬踔厉矣,则邦国亦以兴起。”

网络解释

  • 发扬蹈厉,读音fā yánɡ dǎo lì,原指周初《武》乐的舞蹈动作,后比喻精神奋发,意气昂扬。
  • 发扬蹈厉造句

  • 鼓乐声中,运动员发扬蹈厉地走进了运动场地。
  • 抗战时期“民族主义文学”的发扬蹈厉,或慷慨悲歌的文章,都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,达到团结胜利的目的。
  • 建国初期我国人民发扬蹈厉,全心投入社会建设当中。
  • 他谱写的这段交响乐,发扬蹈厉令人振奋.
  • 自是越来越精神奋兴,发扬蹈厉
  • 今舞者发扬蹈厉、进退俯仰,既不足以称成功盛德,失其所向,而文舞容节尤无法度,则舞不象成也。
  • 八八六十四人在宫廷里“朱干玉戚而舞,发扬蹈厉”,的确很气派,很壮观。
  • 但当临阵之际,那个音乐师,举起金铙,吹出一种发扬蹈厉的前进曲,希军闻之,热血沸腾,拼命前冲,卒将敌人打败。
  •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,中国地图像一只发扬蹈厉的雄鸡。
  • 这个时候,曹操踌躇满志,发扬蹈厉,挥笔写下了这首诗。
  • 小宝起名提醒您:请用科学方式起名,请勿封建迷信!
   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小宝起名的立场
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aobaoqiming.com/cy/fayangdaoli9m9.html

    宝宝名字分享

    大家都在查

    热门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