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清代>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 其二
搜索 重置

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 其二

年代:清代   作者:郑孝胥   音频播放: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 其二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4


尝序伯严诗,持论辟清切。自嫌误后生,流浪或失实。

君诗妙易解,经史气四溢。诗中见其人,风趣乃隽绝。

浅语莫非深,天壤在毫末。何须填难字,苦作酸生活。

会心可忘言,即此意已达。


译文

逍遥无皋之山上,远远望见木扶桑。

巨大树枝百万丈,纷披正把肠谷挡。

羲和服侍丹池旁,天天为日沐浴忙。

一旦太阳升上天,何方阴暗不照亮!

参考资料:

1、郭维森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238-255

注释

芜皋:即无皋,传说中的山系名。沓然:遥远的样子。扶木:即榑(fú)木,亦作扶桑或榑桑。

洪柯:大树枝。寻:古代的长度单位,八尺为一寻。森散:枝叶舒展四布的样子。旸谷:同“汤(yáng)谷”,日所从出处。

灵人:指羲和,神话传说中太阳的母亲。

神景:指太阳。景:日光。何幽不见烛:什么阴暗的地方不被照亮。幽:阴暗。烛:照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