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清代>游金山用东坡韵
搜索 重置

游金山用东坡韵

年代:清代   作者:陈遹声   音频播放:游金山用东坡韵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4


东坡蜀人游江南,我宦西蜀归东海。两人踪迹异而同,山门玉带今何在?

去年滟滪触危陀,几将性命付洪波。出险一路卧看山,蜀山奇于吴山多。

扬子江中晚舣楫,树脚山头衔落日。秋波细蹙云鳞碧,长鲸返掉霞尾赤。

系缆登山山径仄,初三无月丛林黑。窗隙微露佛镫明,拨径敲门僧梦惊。

开门相见不相识,瓶拂挂壁无长物。留我对榻谈名山,极言吴秀而蜀顽。

夜半舌乾辩不已,煮茗呼吸中冷水。


译文

我的家乡地处长江初始发生之源头,为官出游却随江水滚滚飘然东入海。

听说此地大潮打起浪头足足一丈高,即使天寒地冻还有沙痕印迹之存在。

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号称盘陀,自古以来出没水中追随浪涛和江波。

尝试登上绝高山顶遥望万里外家园,无论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。

羁旅在外乡愁只恐难寻回家之归舟,山上圣僧苦苦挽留欣赏山中之落日。

微微风里波涛万顷阵阵荡漾起细鳞,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鱼尾血样红。

正当此时江中月亮刚刚还在初升起,二更时辰月儿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。

静静长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,飞腾火焰照得山中栖息鸟儿纷纷惊。

惆怅失然归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识,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处之事物。

江山弥幻而今如此为何还不回家园,江神莫非责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顽固。

感谢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实在不得已,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宁如奔逝之江水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缪钺等.宋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327-330

2、苏轼著王文诰注.苏轼诗集:中华书局,1982:307

3、苏轼著曾枣庄注.苏轼诗文词选译:巴蜀书社,1991:16-19

注释

金山寺:在今江苏镇江西北的长江边的金山上,宋时山在江心。

中泠:泉名,在金山西。石盘陀:形容石块巨大。

归楫:从金山回去的船。楫原是船桨,这里以部分代整体。

初生魄:新月初生。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,所以这么说。

“江心”一句: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。

谢:道歉。如江水: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