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唐诗>题扬州禅智寺
搜索 重置

题扬州禅智寺

年代:唐代   作者:杜牧   音频播放:题扬州禅智寺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4



译文

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,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。

青苔长满台阶,白鸟故意迟留。

暮霭已生深树,斜阳渐下小楼。

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,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陈光.杜牧诗赏读:线装书局,2007年:19页

2、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.杜牧诗文选译修订版:凤凰出版社,2011年:48页

注释

蝉噪:指秋蝉鸣叫。飘萧:飘摇萧瑟。

阶砌:台阶。白鸟:指通常为白色羽毛的鸟,如鹤、鹭一类的鸟。故:故意。迟留:徘徊不愿离去。

暮霭:黄昏的云气。

竹西路:指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。竹西,在扬州甘泉之北。后人在此筑亭,名日竹西亭,或称歌吹亭。歌吹:歌声和音乐声;吹,指吹奏乐器。

赏析

 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(837)秋。杜牧时年三十五岁,任监察御史,分司东都洛阳。杜牧的弟弟杜顗患眼疾,暗无所视,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。杜枚告假,从洛阳带了眼医石公集前去探视。此诗便作于此时。唐制规定: “职事官假满百日,即合停解。”杜牧这次即因告假逾百日而离职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梅.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:五洲传播出版社,2006年:31页

宝宝名字分享

最新古诗词

热门古诗词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