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唐诗>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
搜索 重置

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

年代:唐代   作者:耿湋   音频播放: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3


步出青门去,疏钟隔上林。四郊多难日,千里独归心。

暮鸟声偏苦,秋云色易阴。乱坟松柏少,野径草茅深。

灞涘袁安履,汾南宓贱琴。何由听白雪,只益泪沾襟。


译文

慈母用手中的针线,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。

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,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。

有谁敢说,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,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?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926.

2、于海娣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301-302.

注释

游子:指诗人自己,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。

临:将要。意恐:担心。归:回来,回家。

谁言:一作“难将”。言:说。寸草:小草。这里比喻子女。心:语义双关,既指草木的茎干,也指子女的心意。报得:报答。三春晖:春天灿烂的阳光,指慈母之恩。三春: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,二月为仲春,三月为季春,合称三春。晖:阳光。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、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