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起名>唐诗>新婚别
搜索 重置

新婚别

年代:唐代   作者:杜甫   音频播放:新婚别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4



译文

菟丝附蓬麻,引蔓故不长。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,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!

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,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!

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,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。

昨天晚上草草成亲,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,这婚期岂不是太短,太短!

你到河阳去作战,离家虽然不远,可已经是边防前线。

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,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?

我做女儿的时光,不论黑夜还是白天,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。

有道是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”,如今我嫁到你家,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!

你今天就要上战场,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。

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,只怕是形势紧急,军情多变。

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,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。

我不能随你去,妇女跟着军队,恐怕会影响士气。

唉!我本是穷人家女儿,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。

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,再当面洗掉脂粉,一心一意等着你!

你看,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,不论大的小的,全是成对成双。

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,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,永不相忘!

参考资料:

1、于海娣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173-174页.

2、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年8月版:第112-114页.

3、徐中玉金启华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一).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9年9月版:第541-544页.

注释

菟丝附蓬麻,引蔓故不长。菟丝:即菟丝子,一种蔓生的草,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。比喻女子嫁给征夫,相处难久。

结发:这里作结婚解。君妻:一作“妻子”。

无乃:岂不是。

河阳:今河南孟县,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。

身:身份,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。唐代习俗,嫁后三日,始上坟告庙,才算成婚。仅宿一夜,婚礼尚未完成,故身份不明。姑嫜:婆婆、公公。

藏:躲藏,不随便见外人。

归:古代女子出嫁称“归”。将:带领,相随。

往死地:指“守边赴河阳”。死地:冒死之地。迫:煎熬、压抑。中肠:内心。

苍黄:同“仓皇”,匆促、慌张。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,更麻烦。

事戎行:从军打仗。戎行:军队。

“妇人”两句:意谓妇女随军,会影响士气。扬:高昂。

久致:许久才制成。襦:短衣。裳:下衣。

不复施:不再穿。洗红妆:洗去脂粉,不再打扮。

双翔:成双成对地一起飞翔。

错迕:错杂交迕,就是不如意的意思。永相望:永远盼望重聚。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。

赏析

  此诗作于公元759年春。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。公元759年三月,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。为了迅速补充兵力,统治者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。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,怀着矛盾、痛苦的心情,写成“三吏三别”六首诗作。这首《新婚别》是“三别”的第一篇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徐中玉 金启华 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一) .上海 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,1999年9月版 :第541-544页 .

2、萧涤非 等 .唐诗鉴赏辞典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3年12月 :第488-490页 .